不要怕和人談
練習和人談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。
想寫這篇文有一陣子,最初是兩年前看到以前大學系上學弟妹們在討論申請學校獎學金,因為覺得自己成績達不到規定的門檻所以沒有嘗試申請。有感而發。
人是活的
我要說的事,聽起來或許很沒道理:讀幾百小時的書,有時不如花幾個小時去和人講講話。
我以前在大學時也是通通照規定走。如果課程大綱說考試佔50%,作業佔50%,那我就照規定走,也不太會再去想還有什麼其他可能性。
但規定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如果只照字面上解讀,會錯失很多人生中的可能性。
但我在大學時,並沒有學到這一點,而錯失了很多機會。
如果稍微觀察,生意做得好的人幾乎都很會「橋」:因為規則是人訂的,不管規定怎麼寫,大多數都有可以協商之處。
二十歲以前的我,對於事情「用談的」「用橋的」並不習慣,甚至會有一點厭惡這麼作的人。實際上,從小到大被認為是模範學生的我,對於這種看起來像是「規避規定」的作法有些莫名的恐懼感,一直到畢業後幾年後才克服。
機會成本
現在的我認為,能夠和人談事情,並談出自己想要的結果的能力,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。如果講二十分鐘的電話,或坐下來喝十五分鐘的茶,可以省下幾十個小時以上的時間,或是開啟新的機會,那為什麼不作呢?
- 訂規則的人不一定是作決定的人
- 可能有其他的規則你不知道
如果不抓住機會溝通,結果就是錯失很多機會。
跳脫正確答案的迷思
到大學畢業之前,我大多數時間在解決的都是「有答案」的問題。
反之,現在的我,大多數時間都在想辦法「進步」。
現在回去看,很多當年是正確答案的答案,現在都被推翻。規定也是一樣。現在因為資訊傳達快速,規定往往無法跟上周遭環境變化的速度。
在國高中時,讀了不少書,但並沒有很多和人談事情的經驗,也較沒有機會去解決沒有答案的問題。所以我自認在這項能力上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。
規定提供我們「找出正確答案」的安心感。是教育制度訓練出來的。自然而然,大部分的人都會避免挑戰規定─照規定走是容易得多,即使對自己不是好事。對於和人討論並找出對自己更好的結果的事,因為不知道接下來結果如何,下意識就會認為這是一件困難的事,心中也帶有恐懼感。
要克服這種恐懼感,最好的辦法就是多作:現在只要有能用溝通來解決問題的機會,我就會把它當作練習來嘗試,累積經驗。結果是有好有壞,但好的情況比壞得多很多,也省下我很多力氣。
幾個例子
資訊傳達落差:大學時抵學分
我大學時的例子,是我大三時從美國交換學生回來,因為課程安排和必修衝堂的關係,如果完全按照規定走,會讓我少抵三學分必修學分。因為該堂課一學期只有一個時段而我有另一門課衝堂,這代表我會無法在大四時準時畢業,一定要多留半年。
我當時聽到消息簡直氣炸了,馬上跑去找我們系主任,要和數學系課程委員談。
後來發現是數學系在開會討論我的學分抵免時,在報告的課程資訊上傳達有誤差,修正後就沒事了。
事情順利解決,一年後我也準時畢業。一個小時不到的談話,讓我在學校少待六個月。
對方願意幫忙:當遊客
這個例子,是我爸來現在住的城(夏洛特)旅遊時,他想去看NASCAR的賽道。
因為是非賽季所以從遊客中心通往賽道的門是鎖上的,也不開放遊客進入。
如果是以前的我,可能就會覺得,既然門鎖上了,那我們就去別的地方轉轉吧。但現在我跑去櫃台問。我和櫃檯人員說,我爸是遠道而來想看看賽道,拍個幾張照,能不能讓我們進去?櫃台笑笑的說可以,就幫我們按電梯去警衛室,而警衛也很好心的帶我們參觀了一圈。
在休賽季當櫃檯或警衛大概平常也相當無聊,對他們來說帶遊客參觀很有趣,對我們也是好事,但如果只看表面規定(休賽季不開放參觀)就會錯失和你面對面的人其實願意幫忙的可能性。
幾個場景
以下我舉幾個可以和人討論規定並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的場景。
在學校
- 和老師討論打分數的方式(越早談越有效)
- 找獎學金或工讀機會(通常秘書們都知道,但一般大學生不會去問)
在職場
- 看到自己想做的工作,沒有達到履歷門檻─找出在該公司工作的人來談
- 和主管談薪水和假
其他
- 和仲介買較貴的東西時殺價和談附加條件:車、買房或租房子之類
心態
- 大部分人其實喜歡幫助別人。練習讓別人幫你找出解決辦法。
- 把對方當作會和你一同解決問題的人,找出比現狀更好的辦法或結果。